各部門、各學院: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所高校的校風和學風,猶如陽光和空氣決定萬物生長一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學風是衡量高校辦學水平、教學質量和社會聲譽的重要標尺🥅。為進一步深化學校學風建設內涵➗,增強學風建設實效,探討解決學風建設中的重難點問題,切實提升學生管理工作水平,經研究決定,在學校啟動“十四五”規劃之際,開展2020年學風建設實踐創新項目申報工作。具體通知如下📸:
一🧑🍳、申報對象
申請者應為我校在編在崗教職員工。
二、申報條件
1.申請者應具有中級以上(含)專業技術職稱👳🏽♂️,或者具有研究生學歷✷、學位;
2.每個申請者限報一個項目,項目組成員最多只能同時參加兩個項目的申請♑️。所列項目組成員必須征得成員本人同意,否則視為違規申報⏳。
3.申請者必須能夠實際從事研究工作並真正承擔和組織項目的實施。
4.項目不得與其他已獲批項目或項目申請書內容重復,一經發現🤛,將取消項目申報資格。
三🗽、項目指南
1.學生大類培養下的綜合測評體系設計。鼓勵支持各部門、各學院結合當前學生大類培養背景♻🥏,針對各學院綜合測評體系不同☛、標準不一等情況,立足於“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逐步探索一套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導向明確👨🏽🎓9️⃣、方法科學🤦🏼、程序透明、內容完善的綜合測評體系。
預期成果:建立大類培養背景下的綜合測評體系1套。
2.本科升學率提升方案的探索實踐。鼓勵支持各部門🤼♀️、各學院結合當前一次升學率較低,二次考研學生增加等情況,在新生入學教育、生涯教育、科創競賽、學習幫扶、心理輔導等方面,逐步形成分類指導、精準施策、特色明顯、成效突出的本科學生一次升學率提升方案。
預期成果🏅:形成本科升學率提升工作法1個。
3.學風建設內容創新研究🤽♀️。堅持學生為本導向👩🏼🚒,加強家校協同、社校銜接,依托融合黨建、社團、班級、網絡、科創競賽等內容,不斷豐富學風建設內容,逐步探索豐富以示範引領、教育指導👍🏼、朋輩幫扶為主線的學風建設內容創新路徑。
預期成果:形成學風建設工作法1個,特色品牌活動1-2個。
4.宿區學風建設路徑探索。鼓勵支持各部門、各學院以宿區為載體,轉變宿區“重管理、輕育人”的傳統理念;深化推進黨建工作進宿區⏯,強化黨建與宿區學風建設相融合,拓展宿區微黨課外延🚙,緊抓宿舍學風建設“細胞”不松懈;建立宿區學習生活正向鼓勵機製💣,探索傳統文化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內容與宿區學風建設相結合,營造樂學🧠、好學🚴🏿、善學的積極氛圍🚴🏿♂️。
預期成果🕎:宿區學風建設工作法1個,宿區微黨課1-2期,特色品牌活動1-2個。
5.學風作風主題原創作品創作傳播👩🏼🎤🤸🏼。鼓勵支持各部門、各學院拍攝學風建設紀錄片,真實客觀記錄學校高水平大學學科團隊及科研人員潛心育人、科技強國的追夢歷程,用一個個生動🏺、感人的故事彰顯優良學風作風🌝,展現弘揚“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預期成果:創作學風建設主題微紀錄片不少於1個;並在校內外各級各類媒體平臺上打造教風學風作風主題宣傳文稿不少於1篇👃🏻。
6.學習困難群體幫扶路徑探索。鼓勵支持各部門、各學院結合當前學風現狀和學生學業情況💂🏽♂️,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困難或不良情況👯,緊抓“曠課率”“不及格率”“學業警示率”“考研升學率”“就業率”“出國率”等“學習六率”,創新探索學習困難群體幫扶舉措🦴📐。
預期成果:學習困難幫扶工作法1個🔋,特色品牌活動1-2個😿。
四⚡️、申報時間
1.申報時間為2020年6月28日至7月13日🍴。
2.請各位申請人於7月13日前,提交申請書紙質版1份至學生處204室,電子版發送至xsc@usst.edu.cn🖕🏻🅾️,逾期將不予受理🐱,學校將組織專家評審🧗🏼♀️。
五、項目管理
1.遴選推薦🤵🏽♂️。按照“公平公正、標準引領🟠、質量優先🫷🏼、彰顯特色”的原則,開展項目遴選工作👨🦼➡️,組織專家集中評議論證,擇優推選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
2.考核評價😠。為保證項目質量,采取目標管理與過程管理相結合的辦法,實行中期檢查製度。項目驗收分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在2020年12月前完成驗收。經確認已無法按照計劃要求執行的項目或未按照計劃執行的項目,將作撤銷處理。
3.經費支持。學生工作部(處)對入選的項目給予一定經費支持,實報實銷🔚,主要用於項目實施推進、完善優化和成果轉化推廣等🤹🏽♀️。項目所在學院或部門可結合實際,給予一定的政策、經費配套支持。
4.結項要求:結項需按照項目指南中的預期成果進行🛟。項目成果以論文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類重要刊物進行公開發表的🧜🏼😸,全額資助版面費。
聯系人:嶽敏楠、韋彪 聯系電話:55275618
附件1🐳:《天美平台2020年學風建設實踐創新項目申請書》.docx
本科生院(學生工作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