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院(部):
為落實《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十四五”規劃》《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創新策源 打造高端生物製造產業集群行動方案(2023-2025年)》,現征集2025年度合成生物學領域項目建議,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選題要求
針對合成生物學產業存在的堵點難點,開展底層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前沿技術突破、成果轉化應用和生產工藝創新。
二、項目建議主體
項目建議單位應當是註冊在本市的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具有組織項目實施的相應能力。
三、建議領域
(一)共性使能技術
1.核酸合成。高通量、高精度、長序列的核酸合成和精準插入技術開發,合成通量比現有技術水平提高數倍;
2.新元件挖掘。瀕危動植物、海洋生物、特殊生境生物中天然產物的挖掘與利用,開發高通量篩選技術並挖掘高價值生物活性物質和新功能生物元件,建立大型共享元件庫或實現高價值分子的合成;
3.新反應體系。發揮合成化學對合成生物的促進作用,開發生物-化學兼容的合成方法,如具有高應用價值的生物相容反應體系、化學酶工程等,拓展反應類型和反應場景,提升反應效率。
4.人工細胞器。開發人工細胞器及亞細胞器,如人工蛋白酶體、核糖體、凋亡小體等,用於疾病診療、新藥設計研發、無細胞功能探索等。
5.線路智能設計。建立生物合成通用的智能設計系統、數據庫,開發通用智能設計算法與工具,運用生物逆合成思想,結合文獻挖掘與數據庫、代謝模型,解析結構復雜、合成途徑長的分子合成途徑。
(二)應用技術
1.新藥研發。發展藥用小分子化合物結構多樣化製備技術,發展組合生物合成/生物轉化/化學-酶偶聯的方法,實現藥用小分子化合物結構多樣化創製。
2.功能食品。開展合成生物食品相關研究,建立生產用底盤細胞的遺傳穩定性評估、毒理學評估、過敏反應評估等食用底盤細胞安全評估指標體系。
3.生物質高效利用。利用生物基合成生物基皮革、綠色甲醇等重要產品。
4.功能材料。開發高性能合成生物材料,利用合成生物學方法改造工程菌,開發高性能的生物醫用材料、耐腐蝕材料、自愈材料、生物降解材料等功能材料。
5.裝備與系統開發。利用數字孿生、大模型等技術,針對小試、放大和中試等不同場景,開發模擬生物反應器系統、放大過程模擬預測系統、發酵-提取-分離一體化生物反應器、自動化生物膜反應器等。
6.廢棄物降解利用。開發發酵廢棄物的再利用技術,以及廢棄、殘留產物、酶製劑、潛在有害物質等降解技術。
(三)前瞻性技術
1.基於DNA分子器件的疾病診療。研發DNA分子器件,構建系列微觀尺度功能復合體,實現在微觀尺度更精細的操控,在病理學成像、藥物遞送等領域拓展應用價值。
2.下一代生物電子藥物技術。結合智能細胞製造、柔性電子材料技術與電子信息軟件工程技術,開發智能生物電子藥物與可穿戴式電子藥物,實現遠程監控和實時自動給藥的閉環診療。
3.生物安全傳感。能夠創建具有實時發布潛在威脅警報的生物傳感器系統和裝置,兼具監測采樣、計算分析、結果輸出等功能,效率和準確率較高。
註:此次建議領域僅作為指南支持範圍的參考。
(四)其他
其他有望培育為顛覆性技術,或有望解決行業共性技術難題的關鍵技術。
本校安排:
由於每個單位限報5項,請依托本校提報的老師,於2月10日15:00前將建議書電子版(附件1)發送至郵箱usstkjc@126.com,逾期後提報不予以受理。
聯系人:詹偉 黃婕
聯系電話:55274272
郵箱:usstkjc@126.com
科技發展研究院
2025年2月6日